甘为孺子牛 为民谋幸福
——记市人大代表、弶港镇新镇居党总支书记黄云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黄云林,自1990年11月走上村支部书记工作岗位以来,先后担任过弶港镇社南、社西、潘堡和新镇4个村居的党总支书记,是一位扎根基层近30年的“老支书”。他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以饱满热情、务实态度干好每项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在黄云林看来,不管是当书记还是当代表,目的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在“双岗建功”的路上,他一路引领百姓前行。
困难面前不低头,不达目的不罢休
黄云林先后担任过四个村的书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是当地老百姓口中的“老黄牛”。潘堡村原是一个负债20多万元的穷村,村部办公用房破烂不堪。是他打破思想的壁垒,将村内的80多处废沟塘进行整治发包,美化了村庄环境,盘活了闲置资产,增加了集体积累,化解了村级债务。
正当潘堡村各项工作逐步步入正轨之际,2007年6月黄云林调任新镇居党总支书记,他接手时集体账面负债17万元,党员干部人心涣散,群众怨声载道,联名上访不断。黄云林深感责任重大,“黄牛精神”让他不服输、不认输。一方面他与居“两委”成员促膝谈心,了解情况、融洽关系;另一方面他通过走访,与群众谈心,与老党员座谈,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分析制约发展的原因,理清工作思路。通过流转土地,盘活集体资产,不到两年,村级债务全部化解,社会治理规范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招商引资勇挑担,带民致富奔小康
作为新镇居的“掌舵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黄云林深知自己承载了全村百姓的殷切希望,最重要的任务是带领大家过上富裕安康的好日子。为此,黄云林艰苦创业、敢闯敢干,认真研究本地特色,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村能人兴办企业,同时不辞辛苦带领居“两委”人员外出招商引资,想方设法吸引项目落户,带动新镇居更好发展。
多年来,黄云林通过各种努力争取到发展项目1个、专项资金和补贴资金约750万元,吸引返乡能人创业6人、发展项目6个,投入资金达1.5亿元,其中2012年积极协商洽谈返乡能人黄爱国投入1.2亿元,创建了科创机械有限公司,另外还争取了在外创业有成人士、有关单位向村捐赠款物折合20多万元。目前,他正带领村居一班人借助344国道过境契机,积极打造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为民服务中心。
幸福发展夯基础,美好乡村筑和谐
黄云林感到,新镇居要发展仅仅依靠能人老板捐助一些钱物,争取有关部门帮扶一些项目,这些短期内接受的“温暖”,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自我造血功能,这才是关键。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幸福指数,黄云林在普遍走访和重点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路道通畅和文明示范等系列工程。路道通畅工程,采取能人自捐一点、向上争取一点、集体挤一点的办法,先后投入600万元,新筑水泥路18.4公里,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产业提升工程,整合流转土地1400亩,打造千亩甜叶菊产业园,助农每年净增2000元,村集体积累每年净增15万元;村居亮化工程,先后安装路灯387盏,率先完成全村亮化工程;文明示范工程,每年召开村民表彰大会,对“幸福家庭”、“最佳文明和谐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婿”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进一步纯化村风民风,先后有3村民入选东台好人榜;关爱帮扶工程,帮助21户低收入农户办理低保手续,实施精准帮扶,让这些弱势群体感受到党的温暖。除了政策性精准扶贫外,他还经常将家中的衣服、食物送给村内的孤寡老人和扶贫户。
在黄云林的带领下,新镇居各项工作生机勃勃,名列全镇前茅,年年被表彰为“综合先进单位”,2016年9月跨入“江苏省文明村”行列;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组织书记”,去年9月荣获“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 28年来,他凭着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事业的虔诚之心、对百姓的赤诚之心,敢想敢干,向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展示了一名人大代表扎根农村、甘为孺子牛的形象与风采。
- 上一篇: 万曰芳和她的甜蜜事业
- 下一篇: 翱翔美丽乡村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