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生态谋发展 立足环保展新姿
——记市人大代表、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福新
在三仓镇新农村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的门口摆放着几个“特别的”垃圾桶,仔细观察垃圾桶上除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外,还细化的分为“纸张、塑料、厨余”等,在垃圾桶上还有个特别的二维码扫描系统,只要把垃圾装进二维码垃圾袋,扫描二维码,便可实现垃圾智能分类。东台市人大代表、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福新介绍说:“我们聚力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需求开发生产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产品。这套产品目前正在申请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关注环保 勇担企业家社会责任
2002年,原东台市农用农药厂改组成立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朱福新担任总经理、董事长,在公司成立之初,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朱福新改变思路,根据周围桑园较多的情况,带领生久农化研究团队针对桑园的病虫害,开发出一系列桑园杀虫剂,在这一领域不断做大做强,将生久农化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成为桑园杀虫剂领域龙头,系列产品占领全国桑园杀虫剂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杀虫剂市场取得良好成绩后,朱福新带领的生久农化团队,没有止步不前,继续探索新发展。朱福新发现,三仓周围家禽畜牧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以及农作物秸秆难以处置,如何降低它们对环境的污染使之变废为宝再利用?他先后与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多次研究,立足农村实际,最终利用秸秆和禽畜粪便等开发出新型有机肥料,不仅解决了养殖业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产出的有机肥作用于农田,还可以改善土地板结、土地养分流失等情况,提高土壤养分,为农田增收,改善生态环境。
在此期间,朱福新还成立了江苏生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环境卫生领域,生产微生物除臭剂,提供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垃圾清运服务等,同时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技术,壮大公司发展,开发餐厨垃圾有机肥产品,以城市、乡村产生的大量的厨余垃圾、餐厨尾菜作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工艺,生产出新型绿色有机肥,不仅环保无公害,更是解决了餐厨垃圾产生的环保问题。
近年来,国家开始提倡城市居民垃圾分类,2017年,朱福新看到了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市场前景,垃圾分类后的意义就在于对垃圾如何处理,实现资源再利用,而生久环境科技的餐厨垃圾有机肥产品正好可以解决餐厨垃圾的处理问题,一举两得。朱福新迅速带领团队进行研究开发,经过一年的时间,2018年8月,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在江苏淮安市涟水县投放使用。
关注民生 诠释人大代表风采
朱福新带领的生久农化不断发展,解决了周边近百名劳动力就业问题,纳税年年提升,并与省科技厅、河海大学协作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不断提高生久农化的技术积累和员工层次,为家乡经济建设发挥了卓越贡献。富裕后的朱福新没有忘本,他心系家乡故土,为了将家乡建设成为更加美丽富饶的新农村,促进乡村振兴,他每年都拿出大量资源用于家乡建设上,改善家乡环境。
朱福新的老家三仓兰址村需要修建卫生室,这是一项为老百姓服务的惠民实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大代表,朱福新牢记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责任,积极为兰址村修建卫生室捐献力量,目前兰址卫生室已经成为兰址村民身体健康的守护神。铺路修桥是农村基础建设、乡村振兴的重点,没有路就无法发展乡村经济,朱福新先后多次捐款捐物,使村里基础道路建设始终走在全市各个乡村的前列。
教育是关系到下一代的大事,是关系到持续发展的重点,朱福新平时十分关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农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2016年校内广场重新建设,朱福新得知校内广场需要文化碑石,二话不说,为新农小学文化广场定制了一套碑石,他说:“为了孩子们能在一个优雅、温暖而又充满文化底蕴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几块石头算什么呢?”
作为人大代表的朱福新,时刻注意树立自己人民选我、我为人民的形象,利用自己企业家的身份,为家乡建设、乡村振兴出谋划策,"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朱福新心系群众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
- 上一篇: 有效发挥五个微信群作用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下一篇: 万曰芳和她的甜蜜事业